咨询热线

13588286506

当前位置: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发酵培养过程中pH值的控制方法与重要性

发酵培养过程中pH值的控制方法与重要性

更新时间:2025-08-12      点击次数:9
  在发酵培养过程中,pH值是影响微生物生长代谢与产物合成的核心参数,其稳定与否直接决定发酵效率与产物质量,科学控制pH值是发酵工艺的关键环节。​
 
  pH值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维度。对微生物而言,每种菌株都有最适pH值范围,例如细菌多偏好6.5-7.5的中性环境,真菌则适合4.0-6.0的微酸性条件。偏离最适范围会抑制菌体酶活性,减缓细胞增殖速度,甚至导致菌体死亡。在产物合成阶段,pH值通过影响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活性,改变产物合成方向:比如青霉素发酵中,偏酸性环境会促进青霉素G的生成,而碱性条件则可能导致副产物增加。此外,pH值还会影响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溶解度,如碱性过强会使钙离子、镁离子形成沉淀,降低其利用率。​
 
  实际生产中,pH值的控制方法需结合发酵阶段动态调整。常用的基础调节法是在培养基配方中加入缓冲物质,如磷酸盐、碳酸钙等,利用其缓冲能力维持pH值稳定,适合发酵初期的轻微波动。当pH值偏离范围时,可采用补料调节:酸性过高时添加氨水、氢氧化钠溶液等碱性物质,碱性过强则补加盐酸、硫酸或有机酸(如柠檬酸),补加过程需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实时调控,避免局部pH值骤变。​

 


 
  对于需长期维持稳定pH值的发酵过程,可采用通气调节法,通过改变通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培养液酸碱度——当pH值偏低时,增加通气量排出多余二氧化碳;pH值偏高则减少通气量,利用菌体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降低pH值。部分精密发酵还会结合反馈控制系统,将pH传感器与补料泵联动,实现全自动精准调节,控制精度可达±0.1。​
 
  总之,pH值如同发酵培养的“隐形指挥棒”,只有通过科学方法精准控制,才能为微生物创造较优代谢环境,从而提升发酵效率、保障产物品质,这也是工业发酵中实现高产、稳产的核心技术之一。​
联系方式

邮箱:info@tmaxtree.com

地址:无锡市新吴区净慧东道196号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2期G栋

咨询热线

0510-66901819

(周一至周日9:00- 19:00)

在线咨询
  • 微信公众号

  • 移动端浏览

Copyright©2025 无锡源清天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 Reserved    备案号:苏ICP备17050728号-4    sitemap.xml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管理登陆
Baidu
map